您当前所在位置是: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让艺术邂逅工业 中能文化创意产业园老树发新芽
发布时间:2021-07-20     点击量:986     作者:   分享到:

让艺术邂逅工业 中能文化创意产业园老树发新芽

“知道不,黄河文化主题研讨会要在陕西榆林中能文创园召开了。”这些天,这个令榆林人关注的消息在当地文化人的朋友圈热传。

此次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和艺术展,线上吸引了150多万人在线观看研讨会直播。而谁会想到,这个文创园的前身是一个闲置的煤矿办公区呢?

微信图片_20210718114324.jpg

变废为宝,旧矿区种下艺术的种子

这座距离主城区15公里的文创园,是什么样的场所,能成为榆林新的"时尚基地"?一切还要从中能煤田公司原榆阳煤矿的关停说起。2013年,因与榆林城市规划重叠,这个曾经的沙海明珠被迫政策性关停。

中能煤田公司经过前期调研和多方论证,出台了“一体两翼”转型发展构架,明确以煤为主,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转战新的煤炭开发主战场的同时,抽出精兵强将兵分多路,对外煤矿托管、绿植蓄养、文化链条发展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为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能煤田公司领导班子,提出了“聚焦项目转型升级,实现企业跨界增值”的发展新思路。榆林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中能煤田公司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双方一拍即成。作为榆林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尝试,给矿区旧有厂房进行改造、装饰,注入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元素,在延展建筑生命力,确保企业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的基础上,最终成为榆林全域旅游的新名片。

微信图片_20210718114334.jpg

创意引领,文创园种下梧桐树

“这不是澡堂吗?怎么变身为休闲书吧了?”“这个污水处理站都成了画家的展览厅了!”……

6月27日,中能煤田公司一批受邀请的历届老领导来到故地重游。望着眼前那些破旧厂房变成了“历史博物馆”,废弃设备经过组装变成了精美雕塑时,大家鼓起了掌声,而这些被他们惊叹的地方也早已成为榆林地区网红打卡地……

榆林是一座重要的能源城市,无数矿井在挖尽最后一块煤之后就成为填埋和遗忘的对象,煤炭的工业之美体现在什么地方?中能文创园的成功运营则填补了榆林在工业遗存领域文创的空白。

2020年8月30日,榆林第一个以“工业+文化+旅游”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现今园区废旧沉清池、锅炉房、变电所已成功转化为艺术家独立工作室和陕北石狮博物馆,通过厂区记忆文化植入,再辅以多彩的墙绘,让文创园逐步成为省级青少年研学基地。园区也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文物局评为“第三批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

“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破解新矿井发展问题的理论引领,立足创新、绿色、生态、智能矿井主元素,不断赋能多元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让朝着智能化千万吨矿井迈步的中能煤田公司再次成为行业的标杆。”中能煤田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党亚明在2021中能文创足球夏令营开营仪式上说。

中能文创园完全形成具有综合功能的文旅体验地,园区各个体验板块互相联动,文化与创意,工业与商业交融一炉,使之具有排他性、唯一性的资源环境禀赋,为榆林文化旅游市场、为更广人群的文化创意旅游体验奠定基础。

砥砺前行,工业艺术引来金凤凰

自2020年8月30日中能文创顺利开园以来,园区已初步形成了以艺术写生、研学培训为主,集艺术创作、艺术展览、艺术教育、文创商业、孵化基地、工业科普、主题住宿、特色餐饮等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园区先后获评2020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第三批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接待了榆林一小等榆林市中小学师生达8000余人次开展研学培训,接待榆林市委宣传部榆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等多家会务培训超过2000人次。

2020年9月,榆林市市长(现榆林市委书记)李春临参观调研园区,了解园区改造完成情况和开园后各业态的管理运营情况。2020年1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原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到中能文创园,与中能文创园人文画室的学子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2021年中能煤田公司正式跨入生产矿井序列,面对发展企业提出了以“新矿井、新理念、新站位、新作为、新发展”为核心的五新矿井理念,作为曾经城市煤炭工业文明的象征,中能文创园积极探索转型,以“凤凰涅,浴火重生”的崭新姿态,成为榆林市一张创意文化名片和新生的艺术地标,谱写了中能煤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赵瑞先 王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