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
中能煤矿生产运营公司自推行“消缺是管理的基础、创新是降本增效的核心、人才是发展的根基、党建是领航的舵手”的理念以来,制定了“113345”工作思路,以“六精三十六闭环九全九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堵漏洞,做精做优生产服务,实现了管理从“跟着走”到“领着跑”的转变。

以“全要素治理”夯实安环根基
以“管理消缺年”为契机,构建“总支统筹、支部攻坚、党员带头”的安环管理格局,以实现“隐患清零”和“管理升级”双目标。
通过组织开展全员“海因里希法则”大讨论,将“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意识植入全员思维,创建“零三违”班组,建立了班子成员“安全环保包联制”,每月带队开展“风险预判+隐患清零”专项行动。聚焦“人机环管”四大要素,建立了“隐患发现-分级整改-验收销号-责任追溯”的闭环机制,实现从“被动整改事故”向“主动防控风险”的根本性转变,让“预防关口前移”成为抓安全的重要抓手。
修订完善了48项制度,新制定了《地面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办法》等27项制度;针对物资申购、设备维修、外委项目验收等高频业务进行流程再造,协助建立了煤矿生产运营公司同公司、袁大滩矿的“三级业务对接机制”,逐步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跨越。
构建“理论+实训+演练”三维培训体系,理论层面着手编制《岗位风险管控手册》,形成“全员知风险、全员会防控”的安全认知体系,策划“全员领航强技能,竞技砺剑护煤安”技术技能比武大赛,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能力提升格局,并积极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栈桥消防和危废物品泄露等应急实战化培训,提升协同处置能力。

以“双轮驱动”激活发展动能
创新是践行“四种经营理念”的核心引擎,该公司坚持“党建搭台、党员牵头、职工参与”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革新与管理优化同频共振。
矿井水余热利用项目,通过热泵技术回收矿井水余热,替代燃气锅炉供暖,每年可降低燃气运行成本1000万元。加强消防水和灌溉水的分质利用,调试运行风井至主井绿化补水管道,每月可减少深度处理水量10万m³、节约深度处理费124万元。在提升洗选效率方面,增加磁选机和分流无效循环煤泥水的方式,在保障系统最大带煤量的基础上,对筛分粒度与筛板组合排列方式实时调整,精煤产出率保持在22.1%以上。
同时将“五小创新”作为党员攻坚的“试验田”,打造“支部搭台、党员牵头、职工参与”的创新格局,各党支部围绕安全管理和降本增效等难题,组织党员带头开展技术攻关,2024年累计征集“五小”成果31项,已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让红色动能在基层创新中持续释放。
以“三维培养”锻造过硬队伍
坚持以“破瓶颈、补短板、强根基”为工作主线,锚定“三个聚焦”精准发力,全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以“解决本领恐慌、提升专业素养”为核心,实施“学业务提能力”专项行动。构建“理论充电+对标借鉴+实战淬炼”立体化培养模式,锻造专业管理精兵。以“打破职级壁垒、释放人才活力”为导向,积极贯彻落实公司“全员导师”制培养模式。打破职级界限,实现“老带新”和“新促老”双向赋能,缩短人才成长周期。
以“立足当前需求、着眼长远发展”为原则,强化人才战略储备,开展全员“双述双清”达标活动,搭建竞技舞台以赛促学,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公司提供人力储备。

以“深度融合” 凝聚发展合力
坚持“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理念,创新“党建+”融合模式,实现“党建强”与“发展强”良性互动。
规范党总支议事规则,严格履行“一岗双责”,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制度,把党建引领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施“一支部一月一亮点”工程,践行“党建 +”融合攻坚,实施《“党建+管理消缺”双轮驱动运营效益提升》等攻关挂帅项目。
深化“三不腐”机制建设,组织全员签订廉洁承诺书、拒绝酒驾醉驾承诺书,强化基层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同时充分发挥群团合力,有效凝聚思想共识,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行动,联动工会建立群监员、女工协管员等队伍,完善基层监督服务体系。(蔡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