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是: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基层动态

老张的“安全经”
发布时间:2025-10-06     点击量:31     作者:   分享到:


大家好!我是探放队的张万祥,下井整整二十年了。今天咱不聊什么大道理,就说说我这二十年里,揣在怀里的那本“安全经”。

1.jpg

刚下井那会儿,我跟队里的年轻娃娃一样,觉得“安全”是队长天天在班前会念的“紧箍咒”——“戴牢安全帽”“注意顶板、片帮”“走路看脚下”,听多了总觉得烦,心里琢磨:哪来的那么多危险?

直到某天我上班后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时,一个颇有经验的老员工就因为图省事,没按规程检查顶板支护,一块矸石掉下来砸在了腿上。那天我回宿舍翻来覆去睡不着,才明白:井下的“安全”,不是嘴上说说的口号,是真能保住咱胳膊腿、保住咱命的“护身符”

这二十年,我记不清多少次在班前会跟年轻工友叨叨:“下井前先摸摸安全帽的带子牢不牢,矿灯亮不亮——这些不是碎事,是咱下井的‘第一道岗’。”

有回新入职的一名员工嫌自救器沉,想偷偷放在更衣室,我拽住他说“娃娃,这自救器看着沉,真要是遇到有毒有害气体、火灾,那就是能给你争取时间的‘救命稻草’。你说它沉,沉得过咱家里父母等你平安回家的心思?”

 2.jpg

有人常说我“怂”,工作面稍微有点异响,我就喊着大家先停下来检查;有人说我“磨叽”,非要让大家按规程一步一步来。但我觉得,“胆小”不是怂,是对井下的危险有敬畏;“磨叽”不是慢,是给安全多留一份保险。

某天,队上在工作面砌筑密闭墙时,我发现一块顶板有点“活”,虽然看着问题不大,但我还是赶紧跟队长汇报,停了工叫来了支护班。后来支护工说:“张师傅,你这眼真毒。”其实我哪有啥“毒眼”,不过是二十年里经验积攒出来的。

井下的事故,从来不是突然来的,都是“小毛病”攒出来的;咱的安全,也不是靠运气,是靠每一步都按规矩来。

看着手机上的全家福,我就想,我这二十年能平平安安下井、平平安安回家,不是我运气好,是我每次下井都记着:我肩上扛的不只是铁锹、锚杆,还有家里的盼头。

3.jpg

咱矿工,干的是力气活,拼的不是胆子大,是心细、是守规矩。你对安全多一分认真,家里的灯就多亮一分,老婆孩子的笑就多甜一分。

百日安全行动正式拉开帷幕,我还是那几句老话:下井前,把规程记在心里;干活时,把危险看在眼里;收工后,把平安带给家里。张泽峰